第232章 ***……?_汉厨
笔趣阁 > 汉厨 > 第232章 ***……?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32章 ***……?

  第232章……?

  杨川口中所说的‘防鞭衣’,实际上是他一直都在暗中捉摸、实验的‘简化版防弹衣’。

  在没有步枪的冷兵器时代,对人类威胁最大的,无外乎刀枪剑戟、弓弩羽箭,但每一样还是很要命。

  其中,尤其以弓箭最为常见。

  杨川不可能头铁着去私造甲胄,但是,也不可能心甘情愿的让自己去‘裸~奔’,将自己的小命交给所谓的命运。

  故而,在很早以前,他就开始捯饬‘防箭衣’,从最早的‘羊毛毡马甲’,到后来的‘夹层羊毛毡马甲’、‘夹层羊毛毡小内内’、‘夹层羊毛毡七分裤’,差不多经过了七八次改良。

  如今,他的这一套‘防箭衣’,在特制羊毛毡的夹层中,加入了丝绸、藤甲等元素,并且在要害部位,加入了护心镜等小玩意儿。

  嗯,差不多能无视匈奴人的狼牙箭。

  当然,对于汉帝国军队的弩箭,效果就大打折扣;

  毕竟,那种动辄七八百步射程的守城弩,其威力比普通步枪还过分,光是那一股子瞬间爆发的冲击波,震断七八根肋骨、震碎三四样内脏,那还不是轻轻松松……

  “杨川,这便是你说的防箭衣?”

  霍去病提着一件夹层羊毛毡马甲和一条七分裤,在自己身上比划着,眉头微皱,看上去就十分的嫌弃:“这玩意儿有用?”

  “杨川,我念书少,还一根筋,你就别骗我了吧!”

  霍去病试着撕扯了几下,发现这一套行头还挺结实,比普通的羊毛毡略厚一些,也不够软和,脸上终于露出一丝半信半疑:“真能防箭?”

  杨川笑眯眯的说道:“你穿上,让曹襄射几箭试试不就知道了?”

  霍去病‘嘁’了一声,笑骂道:“就曹襄的那点箭法,还需要穿防箭衣?我站在三十步开外,他能射中,我倒立吃手抓羊肉!”

  几人哈哈大笑起来。

  被鄙视的曹襄也不生气,好奇的拿起一件‘夹层羊毛毡小内内’,在自己胯前比划着:“本侯只需一条这样的兜裆裤就行了。”

  “对了杨川,这玩意、真能防住羽箭?”

  杨川笑了笑,指着一只捆住了四蹄的麋鹿,道:“去病,把马甲给麋鹿套上,伱站在五六十步以外射一箭试试。

  讲真的,这东西的防箭效果究竟如何,其实我自己也不清楚,但至少能抵挡住五十步开外的狼牙箭。”

  这个不是吹嘘,而是他已经在匈奴人身上试过了。

  五十步开外,堂邑父的巅峰一箭,只让那名匈奴骑兵断了两根肋骨,箭头却终究没有穿透夹层羊毛毡……

  只要牵涉到打仗、兵械之事,霍去病的热情很高,大步流星的开始折腾起来。

  他将一件‘马甲’套在那只受伤的麋鹿身上,并将其拴在五十步开外的一棵小树上,大踏步的走了回来。

  “先用狼牙箭。”杨川提醒一句。

  霍去病点点头,从箭囊里取了一支狼牙箭,也不用摆什么姿势,手中的黄杨木大弓直接便被拉开。

  ‘嗖’的一下。

  那一支羽箭带着尖锐的破空之声,离弦而去,瞬息之间便射在那只麋鹿的身上。

  一声轻响过后,那只麋鹿被撞倒在地,战战兢兢的好一阵子都爬不起来,看上去应该是身负重伤了。

  霍去病、曹襄二人却早已眼前一亮。

  羽箭,没有射进去!

  这一次,不用杨川提醒,霍去病已然从箭囊中摸出一支野战营特制的铁头透甲锥箭,稳稳的搭在弦上。

  等到那只麋鹿挣扎着站起来,霍去病随手又是一箭。

  那只麋鹿应声而倒,被撞出去三四步,却是再也没有爬起来,应该是受伤太重了。

  霍去病大踏步奔过去,仔细查看一番,便干脆连鹿带箭都提了过来,两只丹凤眼里都开始冒小星星了:“杨川,还是你狗日的厉害!”

  “啧啧啧,透甲锥箭竟然只射进去一寸多!”

  “匈奴人的狼牙箭、兽骨箭根本就没用啊!”

  曹襄也猛的跳起来,旋即,向周围看一眼,这才压低声音惊呼一声:“哇,真厉害!”

  杨川点点头,笑道:“不就是一件羊毛毡夹袄么,大惊小怪的,真没文化,我单纯的就是想给咱野战营的弟兄,先弄一套御寒的衣裳……”

  霍去病、曹襄连连点头:“对对对,羊毛毡夹袄!”

  曹襄还补充一句:“羊毛毡兜裆裤!”

  三人再一次暗戳戳的笑了起来。

  三个人都不笨,只是目光对视一眼,便能明白其中的玄机:朝廷严禁私造甲胄,但给将士们弄一套御寒的羊毛毡小内内,总没问题吧……

  ……

  第二日傍晚时分,杨川、霍去病返回庄子上。

  曹襄则直接回了长安城,参加大朝会去了。

  屁股还没坐稳,董仲舒就笑呵呵的赶过来:“杨川公子,你这腿上的伤还没养好,怎的就到处乱跑?”

  杨川苦笑一声:“这不是憋闷的难受,就出去转了一圈。”

  董仲舒满脸的关切之色,责备说道:“这就是你的不对,伤筋动骨一百天,怎么着你也要等伤势大好后才能动,看看你们这些少年人,真是不知道疼惜自己的身子骨。”

  杨川拱手笑道:“谢过董公关怀。”

  二人寒暄罢,董仲舒很圆润的坐到左下首的案几后,吐一口气,道:“老夫已经两日两夜不曾用膳,杨川,你家的酸烂肉整两盘?

  不对,霍去病这小子在,整三盘?”

  杨川含笑点头,便让堂邑父去做饭了。

  既然最近一段时间成了战友与同盟,一顿饭还是要管的,至于说以后这老贼寻衅闹事,想要一统‘太学院’时,再与他计较也不迟。

  “杨川公子,咱们那个太学院的筹建……如何进展?”

  董仲舒看着杨川安顿厨房去做饭,似乎暗暗松了一口气,捻须笑道:“老夫如今可算是散尽家财、束手无策了,接下来如何筹建,还请你这位太学祭酒主持;

  除了没钱,不招人待见,老夫……呵呵!

  老夫的面皮足够厚,胆子足够大,门人弟子足够多,就连皇帝明明不喜欢老夫的天人感应,却还不得不卖我一个面子,我怕谁?

  只要你杨川公子看着朝野上下谁不顺眼,或者暗中给咱使绊子,你只需递一个眼色过来,老夫骂死他。”

  杨川摆摆手,笑道:“那倒不必,那倒不必,董公乃前辈高人,杨川岂敢使唤您去骂人呢?

  更何况,咱们筹建太学院,也是一件挺有文化的事情,怎么能打打杀杀、拉拉扯扯、骂骂咧咧……”

  董仲舒抚掌大笑,道:“甚善!”

  说话间,饭熟了,堂邑父端着一盘馓饭、小腌菜、榨菜等走在前面,刘满、娜仁托娅、张安世三人,则每人端一大盘酸烂肉紧随其后,便如三个小厮那般,低眉垂眼的,乖得很。

  董仲舒瞅着刘满等三人,脸上露出一抹微不可查的意外之色,转头问道:“杨川公子,你的门人弟子不错,小小年纪,已经学会服侍老师进膳了。”

  杨川不置可否的笑了笑,指着刘满笑骂:“董公,你是想说我虐待、使唤满月公主了吧?”

  董仲舒呵呵一笑,并不应答。

  “刘满,你来告诉董公,我杨川可曾虐待、使唤你了?”杨川笑眯眯的瞅着刘满问道。

  刘满没好气的将一盘酸烂肉‘墩’在董仲舒面前的案几之上,冷哼一声,叉腰骂道:“好你个董仲舒,本宫亲自给你端饭,你竟敢挑拨离间我和杨川小郎君之间的感情?

  你是不是皮痒了?

  董仲舒,要不是看在杨川小郎君的面子上,本宫拔你几根胡子你信不?”

  董仲舒有些懵,轻咳一声,刚要开口说话,却被刘满挥手打断。

  “董仲舒,别人怕你脸厚心黑,本宫可不怕,”刘满好不容易得了杨川的暗示,一张嘴简直跟抹了鹤顶红似的,不依不饶的继续输出:“你欺负别人,那没关系,反正这天下就没有几个好人;

  甚至,你若想骂刘彻,本宫还可以给你提供一点皇家隐私之事,作为你弄他的证据。

  但是。

  你老贼若敢骂一句杨川小郎君,或者,想给我家小郎君使绊子,本宫活撕了你董仲舒!”

  这一番胡搅蛮缠,听得董仲舒眼皮微微抽搐,霍去病哈哈大笑。

  杨川则端了一碗馓饭,温言笑道:“好了好了,咱庄子上虽然不讲究什么食不言、寝不语,可也不能在吃饭的时候骂人啊。

  刘满,罚你三道算术题。”

  刘满大怒,将手中的松木盘子‘嘭’的往董仲舒面前的案几上一扔,把董仲舒都吓了一跳,忍不住开口劝慰:“公主殿下息怒。”

  不料,刘满的刁蛮脾气上来,哪里听得进去,只见她柳眉倒竖,玉面生寒,厉声斥责一句:“杨川,你再说一遍!”

  杨川眼皮都没抬:“四道。”

  刘满大踏步向杨川身边扑过去,双手抓住杨川的肩膀就是一阵揉捏,恨声说道:“四道不够,本妾身、嗯,本妾身要加五道!”

  杨川用筷子拨开刘满的两只爪子,皱眉道:“想得美,又想借口写作业不去冰库里择菜、洗菜?”

  刘满一屁股坐下来,可怜巴巴的说道:“杨川小郎君,你看看我这一双纤纤素手都裂开口子了。”

  杨川低头看一眼,这才有些歉意的说道:“呃,这个我倒没有考虑周全。”

  “这样吧,回头我给大家弄一些手套,再熬炼一些宝宝霜……”

  ……

  太学院的修建工程,在杨川接手后,迅速开工了。

  给刘彻种了二十万亩田,杨川手上的钱粮消耗巨大,要不是有狗大户曹襄兜底,估计他早就能破产了。

  不过,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缺人。

  三千多仆役,在他手上就地转化为军户,不仅有了户籍,年底还分了一大堆粮食和少量的羊肉、猪肉、菜蔬等,彻底解决了温饱问题。

  所以,这三千多人,几乎每一个人都对他感恩戴德,只要杨川有所需,只需登高一呼就行了。

  而且这些人最大的好处,就是经过一年的锻炼,早就有了明确的分工。

  基建营,可不就是搞基建的?

  在杨川的亲自指导下,那两三百人差不多都能独当一面,无论是伐木、碎石、搬运、夯基、建筑,可以说是小菜一碟。

  当然,基建营的都是工匠,只能干一些基本的粗活儿、笨活儿;大匠却是阿木、阿石、阿铁等十几个半大小子。

  至于总工,自然便是杨川自己了。

  从谋算‘太学院’开始,他就反复考虑过,汉帝国的第一所大学堂的大致规模、形制和风格等,并随手勾画了几十卷设计图。

  既然是汉帝国的太学院,那就以恢弘、质朴的大汉风格为主,加入一些杨川自己的元素,修修补补一番,也就差不多了。

  毕竟,他见识过更加宏大、细腻、低调而奢华的建筑,便是随手勾勒几笔,也让董仲舒老贼猛拍几下大腿根……

  形式很重要,但不是最重要。

  让杨川最犯愁的,却还是这座‘太学院’的学科设置,一个弄不好,不仅刘彻不喜欢,文武大臣使绊子,估计连董仲舒都会找他拼命。

  后世大唐的国子学、太学、四门学、律学、书学、算学,颇有点参考价值;此外,大送朝的‘三舍法’办学方式也甚为不错,起码可以解决贫困生的吃饭问题……

  当然。

  杨川之所以处心积虑的谋算、筹划,归根结底,还是不想让太学院成为权贵之家的‘镀金池’,也不想使其沦为皇权的‘应声虫’,更不想令其成为百姓子弟的断头路。

  所以,思之再三,他终于还是决定,先把太学院烹制成一锅‘大杂烩’。

  鱼龙混杂,泥沙俱下。

  先让朝野上下的各方势力,在太学院都能寻到自己的‘道’,并同时发现别人的‘道’,再适当的加一点佐料、添一把火,让他们互相撕咬、互相斗。

  然后,在适当的时间节点,来一场大浪淘沙……

  作为一名厨子,杨川深知这样一个道理:一般情况下,大杂烩可能比较好吃,就像重庆火锅那样,鲜香辣爽,令人大呼过瘾,可以说老少咸宜、男女通吃。

  但实际上,一个处理不当,就有可能真成一锅大烩菜,难吃不说,还白白浪费一大堆食材,那可就不好玩了。

  这就很考验厨子的手艺了。

  故而,当董仲舒兴冲冲的赶来杨川家蹭饭…

  咳,当这老贼兴冲冲的赶来杨川家,十分豪迈的大手一挥,宣布最先开始修筑的那七座建筑归他董仲舒时,杨川笑眯眯的答应了。

  不过,出于礼貌,他随口问了一句:“董公要招多少门人弟子,怎么需要那么大的地方?”

  董仲舒捻须笑道:“多乎哉?不多也!”

  “儒家学说源远流长,博大精深,光是先贤典籍文章,都能拉上好几车,地方太小,放不下我董仲舒的一张书案啊。”

  老贼做事很绝,竟然连那七座建筑的名字都起好了,分别是‘易经台’、‘诗经院’、‘尚书房’、‘礼乐馆’、‘春秋楼’、‘董公亭’和‘藏经阁’……

  杨川听了,大为震惊,笑眯眯的赞叹一句:“好!”

  第三卷的主线剧情铺垫基本展开,厨子最近身体虚弱,但讲故事的感觉很好,读者反馈也不错,希望读者老爷都能喜欢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109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109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